全日制农村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二级学科:095138农村发展)
一、学科简介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会计(MPAcc)、农村发展、农业管理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现有成员6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博士41人,占67.2%,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37人。梯队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3人。
学院近5年以来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科研项目立项18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5项,科研经费490.2万元;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第十四届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70篇,其中SCI检索2篇,CSSCI检索18篇,EI、ISTP、ISSHP、CPCI检索16篇;出版专著9部;33份咨询报告被吉林省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采纳。
二、培养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实践型、应用型和专业型的高层次农村发展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能够掌握社会学、管理学和发展规划等学科的农村发展理论和知识,能够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对农村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外文论文写作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农村区域发展:本方向主要研究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与政策等实践问题,探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农村金融支持等前沿问题。
2.农村社会管理:本方向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度探究如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等相关内容,重点研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热点领域。
3.农村发展规划:本方向重点研究农村发展规划的现状、特点、经验等相关内容,探讨国内外乡村旅游及其评价、规划、可持续发展等外延内容,以及在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蓝图下,推动我国农村发展规划的方法与模式。
4.农村金融:本方向主要研究农村金融改革、普惠金融、农村保险等热点问题,关注并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服务问题,探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村医疗养老产业投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投资等重点课题。
四、学制与最长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休学创业)为5年。研究生应在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因客观原因未能如期完成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一般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五、培养方式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采用案例教学、沙盘演练、现场参观研讨、参与企业咨询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2.开辟第二课堂,聘请实务部门、政策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等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3.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相关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工作。
4.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学位论文等。
5.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培养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总学分应该不少于32.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5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完成16学时课程学习量,考核合格可获得1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信息见附表)
2.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2.1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公务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2.2.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须安排考试,采用百分制,要求学位课平均分达到75分以上方可授予学位,一般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考试课可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平时作业等形式。
非学位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一般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考试可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平时作业等形式。
课程考核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为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在强化硕士生研究训练方面的作用,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3.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录取的学生,必须至少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门(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补修课程不单独设课,不计学分,参加本科生课程考试,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不允许进行硕士论文开题。
七、培养环节
1.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并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提交院部备案。
2.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1学分)
阅读文献原则上不少于30篇,其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外文资料,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两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等一般不应列为文献资料。文献阅读报告不少于4000字,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文献阅读报告合格后,才能进行开题答辩。
研究生开题一般在第3学期进行。研究生应在大量掌握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和分析国内外该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主要进展、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后,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①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③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及创新之处;④研究方案;⑤已具备完成课题所需的条件;⑥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措施;⑦进度安排;⑧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通过后记1学分。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详见《长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管理办法》
3.中期考核(不计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一般应于第5学期初进行。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学位论文中期等方面。
3.1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可根据本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3.2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参加学术活动和专业实践完成等情况。
3.3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包括①学位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②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困难,拟采用的解决方案;③下阶段工作进度安排;④论文能否按时完成(包括预计完成日期)、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详见《长春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
4.学术活动(1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3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活动包括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校内外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并单独作公开的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均要求写出500-1000字的书面报告或总结,经导师审核签字后自己留存,在申请论文答辩时一并将完成的《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单》和《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记录单》一并提交到学院研究生秘书处。详见《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办法》
5.案例研究与开发(1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参加学生案例大赛、独立或协助指导老师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教学案例、参与涉农企业管理咨询活动并形成管理咨询报告、发表案例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的案例开发工作情况或科研成果评定成绩,该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学生取得1学分。
6.校外实习(3学分)
校外实习时间为第3学期和第4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习期间需要撰写实习报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实践环节考核表。
6.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校外专业实践开始前,需填写《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计划表》(下简称《实践计划表》),《实践计划表》由校内、校外导师分别审核后方可执行。
6.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校外实践,需填写《管理大类实习报告》、《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大类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和《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岗位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大类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和《长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岗位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由校内、校外导师分别进行审阅并打分评价。具体校外考核细则详见附件1。
6.3《实践环节考核表》的考核标准主要依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取得的成果、对所参与项目的工作业绩、研究成果、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体会和总结的深度等进行评分。考核采用等级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评分各占校外实践成绩的50%。该成绩达到或超过及格,则取得专业实践3学分。
八、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行业、企业生产技术需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直接应用价值,论文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够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术成果
硕士毕业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成果要求,参照《长春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执行。
3.学位论文及预审
农村发展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特点,突出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不少于2.2万字。
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要求提交开题报告(或项目申报书)、中期报告、毕业论文(或结题总结)。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通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审查并出具书面结论,论文的总文字复制比应低于20%。
4.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导师与学院在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文中期考核、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监控,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具体办法按照《长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执行。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并修满个人培养计划全部学分,达到毕业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具体参照《长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执行。
十、其他
1.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培养方案已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必修按上述程序审批。
3.本方案自2023级研究生开始实行,由管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一、参考书目
[1][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英]彼得斯拉法主编,大卫•李嘉图著作通讯集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德]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英]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M].胡景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俄]A.V.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7][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钟甫宁.农业政策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美]库尔斯,[美]乌尔著.农产品市场营销学(第九版)[M].孔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十三版)[M].刘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1][美]斯蒂芬·P·罗宾斯, 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版)[M].孙健敏王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3]陈锡文等.中国农村改革4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4]杨秋林.农业项目投资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5]史铁尔,蒋国庆,钟涛,农村社会工作(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16]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美]迈克尔P.托达罗,斯蒂芬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M].聂巧平,程晶蓉,汪小雯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1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方案制定人(签字): 方案审定人或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主管院长(签字盖章):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附表:
农村发展硕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全日制)
类 别 |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程 |
公共 必修 课程 |
0000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考试 |
8.5学分 |
0000000002 |
第一外国语 |
64 |
3 |
1 |
考试 |
0000000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考试 |
0000000005 |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
8 |
0.5 |
1 |
考查 |
0209513801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32 |
2 |
1 |
考试 |
专业 必修 课程 |
0209513802 |
农村社会学 |
32 |
2 |
1 |
考试 |
(≥8学分) |
0209513803 |
农村公共管理 |
32 |
2 |
1 |
考试 |
0209513804 |
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
32 |
2 |
1 |
考试 |
0209513805 |
农村发展规划 |
32 |
2 |
1 |
考试 |
0209513806 |
社会调查和研究方法 |
32 |
2 |
1 |
考试 |
非 学 位 课 程 |
公共选修课程 |
0000000015 |
劳动教育 |
16 |
1 |
1 |
考查 |
劳育课程 至少选1门 ≥1学分 |
0000000016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17 |
学生劳动教育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18 |
劳动通论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19 |
音乐鉴赏 |
16 |
1 |
1 |
考查 |
美育课程 至少选1门 ≥1学分 |
0000000020 |
中华诗词之美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21 |
美术鉴赏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22 |
中国传统文化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23 |
艺术与审美 |
16 |
1 |
1 |
考查 |
0000000025 |
特色体育 |
16 |
0 |
1 |
考查 |
任选,不计学分 |
专业 选修 课程 |
0209513807 |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 |
32 |
2 |
2 |
考查 |
(≥8学分) |
0209513808 |
发展项目管理与评估 |
32 |
2 |
2 |
考查 |
0209513809 |
农村社会工作 |
32 |
2 |
2 |
考查 |
0209513810 |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
32 |
2 |
2 |
考查 |
0209513811 |
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 |
32 |
2 |
2 |
考查 |
0209513812 |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
16 |
1 |
1 |
考查 |
0209513813 |
Python大数据分析 |
16 |
1 |
1 |
考查 |
补修 课程 |
|
管理学 |
42 |
|
1 |
考试 |
同等学历、跨学科必修,不计学分 |
|
微观经济学 |
48 |
|
1 |
考试 |
培养 环节 |
学术活动 |
1 |
1-5 |
考查 |
第5学期末 登记成绩 |
案例研究与开发 |
1 |
1-5 |
考查 |
校外实习 |
3 |
3-4 |
考查 |
|
中期考核 |
0 |
5 |
考查 |
|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
1 |
3 |
考查 |
|
学分要求 |
32.5 |
应修总学分≥32.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16.5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 |
附件1:
关于农村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实习时间安排及考核如下:
一、校外实习时间
时间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期间。
二、实习考核
校外实习期间需要填写《管理大类实习报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大类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和《专业岗位实习报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岗位实习工作校外实践环节考核表》。
管理大类实习考核
(1)管理大类实习工作报告内容: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情况、实践技能提高情况、存在问题及不足等方面写。每季度写一次实习工作报告(每篇3000字以上),共4篇实习工作报告。
(2)管理大类实习工作考核表内容:按季度记录实习工作内容,共四个季度(1500字以上),1个考核表。
2、专业岗位实习考核
(1)专业岗位实习工作报告内容: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情况、实践技能提高情况、存在问题及不足等方面写。按每周实习工作内容写,共四周(5000字以上),共1篇实习工作报告。
(2)专业岗位实习工作考核表内容:按每周记录实习工作内容,共四周(1500以上),1个考核表。
特别注意事项:管理大类实习工作报告和专业岗位实习工作报告需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